發(fā)布日期:2021-10-18
本站訊(通訊員 楊揚)在津城高校最美的一片紅葉墻下,,給明天的自己寫一封信,,將未來幾年的心愿封存在這個神秘而迷人的地方,,待以后的“紅葉季”親手取回。17日下午,,在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舉辦的“秋愿·2021第三屆紅葉季”現(xiàn)場,,一個富有創(chuàng)意的新環(huán)節(jié)——“寫給明天的自己”,引發(fā)了學生們的強烈興趣,,也為一年一度的“紅葉季”活動增添了更多浪漫色彩和人文關懷,。
踏著金黃的落葉,走進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的大門,,學院大樓巨大的墻面上,,灼灼紅葉闖入眼簾。秋風吹過,,紅葉飄落到澄心池的水面上,,與斑斕的錦鯉相映成趣。深秋最濃烈的色彩,,仿佛都融入這座別有洞天的庭院中了,。在風景最佳的位置上,學院設置了打卡點為同學們拍照打卡,。芳草地上豎立著幾根“紅葉詩柱”,,古詩詞里吟詠紅葉的名句,,為眼前美景增添詩意。
碧綠的竹林旁,,“寫給明天的自己”活動區(qū)域,,尤其引人注目。三座“心愿臺”立在澄心池畔,,擺著筆和彩墨,。領取了精美的心愿卡之后,學生們可以在此寫下自己未來幾年的期許,、愿望,、向往和小目標,裝進信封,。心愿卡的副券恰好是一枚“紅葉”,,可以剪下來,當場穿上絲帶或流蘇,,做成書簽,。三個不同顏色的信箱,分別標著2022,、2023,、2024三個年份,想把信寄給哪一年的自己,,就投進哪個信箱,。到了那一年的“紅葉季”,便可以憑借“紅葉”副券,,取回自己的信,。“當明天的你拆開幾年前寫給自己的信時,,看看你是否實現(xiàn)了愿望,,成為了你曾向往的那個自己?”院長馮驥才先生對同學們說,。他表示,,“寫給明天的自己”將成為今后每一屆“紅葉季”的常規(guī)活動,“這個浪漫的行為,,不僅能幫助青年學子們留住時光帶給自己的一份充滿情感的紀念,,還是一種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人文教育,,能夠不斷啟發(fā)他們對自我和人生的追求,、認識及感悟?!?/p>
澄心池另一側(cè)的“詩歌音樂沙龍”,,全由同學們自發(fā)表演:中外詩文朗誦,、吉他彈唱、口琴笛子演奏,、弦樂四重奏,,甚至還有同學跳起舞蹈,享譽全國的“北洋合唱團”也帶來他們的歌聲,。詩人徐志摩的銅像旁邊,,一面“紅葉詩墻”貼滿了今年“紅葉季”征集的攝影、詩歌作品,,引人駐足欣賞,。還有不少喜歡畫畫的學生,背著畫夾來這里寫生,,或者撿拾紅葉,,制作葉脈畫……伴隨著詩歌與音樂,大家徜徉在畫境中,,盡情享受這個美不勝收的秋日,。
著名作家、畫家,、文化學者馮驥才受聘天津大學之后,,除科研教學之外,每年還帶領馮研院師生開展各種藝術表演,、學術研討,、人文展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十多年來將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培育成為天津大學的一塊人文綠地,。他還將大自然請進校園,。學院大樓1300多平米的墻面上爬滿青藤,庭院中樹木花草自由生長,,澄心池內(nèi)的錦鯉自在悠游。每逢秋天,,滿墻青藤轉(zhuǎn)紅,,蔚為壯觀,已成為津城乃至全國高校獨一無二的景觀,。為了讓更多師生享受這大自然的饋贈,,2019年學院舉辦首屆“紅葉季”,以紅葉作為“名片”,,邀請全校師生乃至市民來此拍照,、賦詩。去年第二屆“紅葉季”適逢天津大學125周年校慶和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15周年院慶,,一臺眾多藝術名家齊聚水上舞臺的“紅葉季·雙慶詩歌音樂會”,,引發(fā)了熱烈反響,。春有海棠,秋有紅葉,,“紅葉季”已成為天津大學在“海棠季”之外的另一個校園文化品牌,。
“秋愿·2021第三屆紅葉季”由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主辦,天津大學黨委宣傳部,、黨委學工部,、共青團委、圖書館共同協(xié)辦,?;顒佑?7日下午啟動,18日持續(xù)一整天,。由于疫情,,今年僅限校內(nèi)師生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