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日期:2021-07-04
《人民日報》 2021年7月2日 17版
楊靖宇曾孫,、吉林省磐石市煙筒山鎮(zhèn)石虎溝村駐村第一書記 馬鋮明
1940年2月23日,,我的曾祖父,、東北抗日聯軍第1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楊靖宇,,在冰天雪地的白山黑水間,孤身一人與敵人周旋5個晝夜后,,終因彈盡糧絕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將他割頭剖腹,發(fā)現他的胃里盡是枯草,、樹皮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
幾十年來,,曾祖父的故事被拍成電影,、寫進書本,我深受感動和鼓舞,。2018年,,還是天津大學軟件工程專業(yè)大四學生的我,參加了一次“重走抗聯路”活動,,踏尋曾祖父的戰(zhàn)斗足跡,。我深深感悟到,正是對黨的無限忠誠,,對這片土地的熱愛,使他無怨無悔,、視死如歸,。而這種精神,,也鼓舞我沿著他的足跡,在這片土地上接續(xù)奮斗,。
2019年8月,,我收到多家公司的入職邀請,有機會留在大城市工作,。但思慮再三,,我選擇成為一名選調生到基層工作,在曾祖父戰(zhàn)斗過的地方書寫青春,。
2019年8月底,,我來到靖宇縣靖宇鎮(zhèn)保安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到村里的第一天起,,我就包保了11戶貧困戶共計19人,。近兩年來,我與駐村工作隊隊員們每天在忙碌中度過,,也愈發(fā)理解了這份工作的意義,。
村民時彥民身患重病,在我的積極協調下,,他通過醫(yī)保報銷了90%的醫(yī)藥費,,減輕了經濟負擔;村民姜玉國曾因病致貧,,在我的幫扶下,,他家住上了新房,還申請了村里的養(yǎng)牛項目,,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看到鄉(xiāng)親們臉上的笑容,,我更加堅定了畢業(yè)時的選擇。
2019年底,,保安村134戶239人全部實現脫貧?,F在,我們又投身到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的工作中,,鋼架蔬菜大棚等建設項目已經全面鋪開……
保安村4公里外,,就是曾祖父犧牲的地點。曾祖父像一盞明燈,,一直照亮著我,,指引著我,扎根基層,,將青春和熱血奉獻給這片土地,。
(本報記者李家鼎采訪整理)
人民日報: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1-07/02/nw.D110000renmrb_20210702_1-17.htm